Enjoy你的孩子 放心做父母

2008120412:48

Enjoy你的孩子 放心做父母

 
文/李瑟
康健雜誌3月份【Kids專刊-聆聽孩子的夢想世界】

 教養快樂、自在、能與別人相處受人歡迎、能獨立謀生不造成社會負擔的成人,當然是自在、愉快、健康人生的重要因素。《康健雜誌》企圖編寫這本孩童特刊的動機當然良善。

不過搜尋教育專家,名單冗長,意見豐沛;圖書館或書店裡好幾櫃的書形成專區,從天花板到地面,站在它們面前真不知從何開始;才只鍵入「教養孩子」四字上網,即有981個資料(網站)跳出來,查英文則有1437個,且網網相連,資訊無垠無涯。

因為幾乎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有一堆教養心得,也因為大多數父母非常熱情於如何培養心目中完美的兒女,完成父母對自我未完的追尋,資訊瀚海之中,以下這些題目,自動就吸引現代父母:優質父母手冊、如何教出聰明的孩子、如何教出高EQ的孩子、新好男人做爸爸、不打不罵也成器、養兒育女妙招、如何誘導孩子讀書……。

焦慮之深、期望之殷、覺得我們可以使孩子變成我們想要他們變成的人,全世界都一樣。所以成人帶著孩子奔波於電腦、英文、心算、鋼琴、舞蹈、游泳、美術、網球、足球等才藝班,大人小孩都精疲力竭,雖想休息,但又覺得有責任讓孩子得到最好的,唯恐將來自責、且被怪責,不只台,如此,美加、紐澳、中國、日韓……到處可見。

懷著罪惡感養孩子
現代父母似乎是懷著罪惡感在養孩子的。

但坦白說孩子有時真是令人心煩,恨不得把他們塞回肚子裡,希望他們沒出生。

從孩子來到世間那天開始,再也無法過自己想要的夫妻生活,因為把很多的心力給了孩子,婚姻不再浪漫,反而要拿更多的耐心、合作、同理心,來繼續扶持雙方關係;夫妻也會開始不滿對方,怎麼有了孩子你就露出狐狸尾巴了,原來你只想玩玩孩子,其他事都不想分擔負責,例如,半夜該誰起床呢?

而且生活以孩子為中心打轉,改變你生命中的許多,你與家族親人以及朋友的互動,會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你的一切的選擇與優先順序,例如要住哪裡?要花多少錢?存多少錢?要用何種形式工作?都會隨所經歷的父母生涯而改變。

小小孩固然讓你睡不穩,大小孩更易讓你整個生活動盪,小學五、六年級,11歲即已步入青春期,成人很容易因為注意處理青春期孩子,而讓自己精疲力竭,危害到其他生活面象,包括婚姻關係。

台灣最近社會經濟紛亂低迷,也影響了每個家庭。向來自豪的均富因過去十幾年不當的政商利益糾結而被打破,加上不景氣、貧窮與失業問題比以往增加,愈來愈多家庭破碎,其他尚能維持中等小康的家庭則是愈來愈緊張而不停打拚,隨著社會動亂與逗留遊蕩的青少年日益增加,許多盡職的父母親感到外界的威脅,更加戰兢,帶來較大的家庭不安。

孩童成長環境不如以前快樂,父母或需早出晚歸或分居二地討生活,或則為生計爭吵以至對泣發愁,有無競爭生存的能力的陰影,早已從國家延伸到孩童,很大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感早早擄獲了台灣的孩子。

馬路上的小老頭
也有孩子的陽明大學心理認知教授洪蘭,就對我們每天都會看到的這個畫面非常不忍,「馬路上一個個疲憊嚴肅的小老頭」,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九點半,從學校到補習班,教室黑板上每天一個數字提醒還有幾天,問題是「每一天都是生命,這幾天也是生命啊!」她為孩子們枯燥單調高壓的生活而嘆息。

做父母的當然心疼,誰都知道不是升學主義作祟,一般人哪有什麼主義不主義的,而是做了爸媽自動就成為最現實的人,除了供應吃穿開銷、注意健康,就是培養孩子的生存競爭力。「孩子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當然不要他將來給別人踩癟,活得艱難,」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國中老師私底下坦白講。

台大教授傅佩榮認為,台灣乍看開明許多,然而脫離單一思考的多元選擇還是沒出現。如果漸漸的有更多的價值觀建立,不只是成績好或有名有錢(例如當明星)才叫做成功,不需過於較勁,社會就成長了。

美人魚想從魚變成人很痛苦,原著安徒生安排她變成水泡消失在大海裡,迪士尼現代版也使她在變的過程中失去聲音。現代父母要從幾千年驗證的「讀書>做官>發財」的觀念,變成「做什麼只要做得好都會成功,而且成功的定義也要改變」,困難度可能不輸美人魚變成人。

魚變人之前的過渡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從魚變成人現實與思維的一部份,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但在真有一天社會不再魚不魚人不人,而真能實現孩子快樂成長,成人後快樂自主生活之前,大部份父母不敢一下子都鬆手。

因為擔心而產生的不放心,容易造成問題,例如溺愛子女,造成他們對父母予取予求、對別人沒有同理心、霸道不講理、被動等著被保護、什麼都幫他安排好、……。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進步和行為視為自己的事,缺點都因自己不教好所造成的,患得患失。

為人父母不是你有多努力就擔保一定會有多成功的,就是有好父母生養壞孩子,兄弟姐妹都從同一對父母獲得相同的基因與養育,但發展結果就是不一樣。你的身邊一定有這樣的故事一籮筐。

父母花一生的力量栽培孩子,不過前提是孩子有這個潛能(基因),才能讓有決心的父母出力加工,運動員的孩子易在運動場上出風頭,音樂世家也常代代不離音樂,就是說明。

父母當然可以影響兒女,尤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幾乎有全部的控制權,放學後可以跟誰玩全憑爸媽一句話。

但當孩子愈長愈大時,這無形的繩子也愈拉愈長,最後乃至斷掉,大約10歲後青春期開始後,情況逐漸改變,家庭以外的同儕團體如同學、朋友的呼喚,常勝過他(她)曾依很深的父母。父母再怎麼教兒女不吸菸,常抵不過青少年間一句話。
罪惡感到此停止吧
因為寫《教養的迷思》推翻社會心理學界主張教養可改變小孩的茱蒂哈里斯指出,「放棄這種錯覺吧,孩子不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父母可以隨意在上面畫出他們的理想與夢想。」

兒童需要親子關係與學習遵守規律,但在家中習得的經驗不見得能決定他們以後的行為,當他們稍大踏出家門時,不能拿來用在團體中的能力就不拿出來用。茱蒂哈里斯舉波蘭移民之子在家說波蘭話,但出門就一口聽不出口音的英語,加上完全美國化的言行佐證。

所以她說:「放輕鬆點,孩子將來會怎樣,跟你如何教養他們不見得直接相關。罪惡感到此為止吧。」

在青春期之前父母最能給孩子的,除了愛,就是身教,傳遞價值觀,在孩子逐漸接觸同儕團體摸索時,還有一套思考架構讓他自我調整,不致迷失。身教就是一種不知不覺的學習,在共同生活中看你如何處理事情,例如洪蘭與曾志朗夫婦平日生活節省,孩子也有不浪費錢的觀念。

從來不覺得殘障兒可憐
一出生就沒手沒腳的日本青年乙武洋匡從不為自己的缺陷而喪氣,更且到處去推行無障礙空間的觀念,他說五體是否健全和人生幸福與否毫無關係的想法,是受了父母總以正面看事情的影響。

洋匡出生後,醫生護士拖了幾天後才讓洋匡的媽媽看嬰兒,不料她竟說「好可愛的孩子,跟洋娃娃一樣」,大出眾人意料之外。國一時洋匡想和同學出外旅行,不似別的殘障兒父母會不放心,洋匡媽媽竟回答,「你從幾號到幾號不在家?我們夫妻可以趁這段期間去旅行。」洋匡說,因為父母從不覺得兒子可憐,「普通人在四、五歲會發現的事實,我卻過了20歲還未自覺自己殘障,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

認真的身影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獲得諾貝爾獎時曾說:「我做事很認真,是受到父母親很大的影響。」畫家李澤藩從不催促李家八個孩子讀書,也不曾檢查功課或幫忙複習,但每天晚上孩子們讀書時,他都在一旁作畫。「看他專心的模樣,我們也不敢心有旁鶩,」任教中興大學的三女李季眉回憶說。他也總忙著做出藝術創作、修好幾乎任何東西,「每次在實驗室裡絞盡腦汁想解決充滿了矛盾的實驗設備時,常會想起不厭其煩追求到底的父親,」李遠哲說。

你怎麼看他,他就怎麼成長
自信也是可以在孩子小時就協助他形成的,父母常正面看待孩子,易形成孩子正面看待自己。心理學家梭魯有名的實驗,選定五個學生,教師對外宣稱這些孩子的成績會進步,不久他們的課業果然開始改善。

一輩子在非洲研究黑猩猩,進而到世界各地宣揚保育觀念的珍古德,回想她母親「不但容忍並鼓勵我對自然和動物的喜愛,更重要的是教我要信任自己。」

珍古德從小就顯示做自然學家的傾向。4歲時她想知道母雞身上有什麼地方有這麼大一個開口可以讓蛋跑出來,她躲進雞窩裡等,終於有一隻母雞進來,珍古德連呼吸都不敢大聲,看完生蛋過程才回家,才發現天已黑,她已在雞窩裡待了快4個小時,全家都在找她,甚至報了警。但當憂心忡忡的母親看到珍古德興奮奔回家,眼睛發亮說母雞下蛋的故事時,她沒有責罵,坐下來聽她說完。「(母親)她合情合理,前後一致,不刻板窒息」,培養鼓勵。母親怎麼看待珍古德,形成珍古德的坦然自若、寧靜祥和。

孩子快樂是很重要的。你如何讓孩子快樂,只有你自己知道。

帶孩子是自己再成長一次,效果回報就是他快不快樂,而你根據他快樂或不快樂來修正你如何做父母,其他的,他長大了會自己去學的,你不要擔太多的心,洪蘭認為。

多陪陪孩子,趁你還能較多影響他之時,在荷爾蒙來指揮孩子情緒無常暴躁易怒之前